在中國跳水運動員全紅嬋奪冠后,不少外媒曾試圖從“中國運動員是獎牌機器”的角度,把屬于我們運動員的勝利變成抹黑中國的素材。近日,一家臺灣媒體也想順著這個角度炒作這個低劣的謠言,但卻在評論區意外地遭遇了臺灣網民的集體吐槽。
圖源:臺媒
如上圖可見,這家名為EToday新聞云的臺媒以轉述德國媒體的方式,強調全紅嬋苦練和缺少玩耍時間的方式,試圖讓讀者認為中國運動員是“無靈魂的獎牌工廠”下的產物。
且不說這個已經過時的抹黑點不是他們的原創,即使以“新聞二道販子”的標準看,這家臺媒也是不合格的。因為所謂“無靈魂的獎牌工廠”這個說法,是出自德國《南德意志報》記者對中國羽毛球運動員陳雨菲的點評。
在這個德國記者的稿子里,他以陳雨菲“小時候太調皮被送去練球”這么句半開玩笑的話,腦補出了中國家長和體育系統“用打球懲罰孩子”的結論。非要把另一條新聞中對另一位中國運動員扣的帽子再次扣到全紅嬋這,這本身就體現了某些人對中國極其嚴重的偏見。
此外,這篇短文還特意強調了全紅嬋的家境和家人的生活狀況,用來營造他們想要的某種情緒。
《南德意志報》報道原標題
在許多關于大陸的新聞下,臺媒類似的論調都能贏得當地網民的大量支持,但不巧的是,許多臺灣網民都曾親眼看過全紅嬋的比賽過程,因此在這條新聞的評論區下,絕大多數臺灣網民都批評了這家臺媒的論調。
點贊和跟帖數最高、排在評論區榜首的一條留言指出,臺媒不應該拿著西方對大陸的偏見歪曲全紅嬋的努力,他表示在很多國際事務的規則都由西方把控的情況下,中國在這些領域靠自己努力取得的成績,怎么會得出“沒有靈魂”這種荒誕的結論。
也有不少臺灣網民笑話道:“人家沒有童年回憶?人家的童年回憶就是奧運奪冠??!”。盡管也有部分人出于頑固的反華立場留下了幾條惡評,但更多的臺灣網民則表達了對全紅嬋高超技藝的佩服,對她和她的家庭的支持和關心。
和大陸網友們一樣,他們都希望全紅嬋不僅能在運動生涯中一帆風順,也可以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有更精彩的人生。
筆者點進了好幾位留言的主頁,也正如我所猜測的那樣,這些為全紅嬋加油打氣的臺灣網民大多數未必對大陸有多么高的認同和支持,部分人對我們許多其他方面的偏見甚至還不亞于某些極端的臺灣綠營媒體人。
但當一個真實的中國運動員站在他們眼前,當她精彩的比賽表現和賽后的各種可愛的回應出現在熒幕前時,某些臺灣政客苦心營造的那堵“逢大陸必反”的心理墻,也擋不住這種兩岸最真實的民意交流。
比如這次轉發這條抹黑文的臺媒,此前也專門發過一條贊揚全紅嬋賽場表現的推文,相比這家媒體絕大多數評論區僅有幾十條的留言,這個推送的點贊和留言數都飆升到了四位數,許多臺灣網民都在下面發出了由衷的贊嘆。
在此,我們不僅祝賀全紅嬋在本屆奧運上取得的成績,也期待有更多這樣了不起的中國運動員能穿越熒幕,把真實的中國展現給全世界的人民。
作者:梁由之